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海里又有好些海货适合进肚子里了。
电业局现在是全县员工福利待遇最好的单位之一,员工吃海货从不花钱,那这些海货是哪里来的?
叶长安没有接这件事的话头,但给王忆说了一声:“回头提醒我跟电力上聊聊。”
他在明面上没再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的沙鳗送给了船老大说:“给我们把这鱼再烧一烧,再给打二斤酒。”
人人买酒。
船老大随船的散装一毛烧全给卖出去了。
他赚的腰包鼓鼓囊囊,心里满意又担心:这么多干部,待会会不会把我当投机倒把给办了?
一毛烧是一毛钱一公两也就是五毛钱一斤,他卖的最便宜的都是两块钱一斤。
实际上这也不是他卖的价钱,都是干部们自己给他的钱。
他也算是投桃报李,把干部们伺候的很好:沙鳗不光用来清蒸,还用来炖。
萝卜可以炖鳗鱼,咸菜也可以炖鳗鱼,不同的配菜不同的味道。
但都是一样的好吃。
另外蒸鳗鱼也有别的做法,船家找出一瓶没舍得吃的豆豉,做了豆豉蒸鳗鱼。
相比清蒸鳗鱼,这豆豉蒸鱼滋味更咸,带着豆豉略臭的独特风味,让鳗鱼有了别样口感。
大家伙吃的赞不绝口。
主要是自己的劳动果实更香甜。
王忆和庄满仓吃饱后抹了抹嘴巴又去垂钓,一晚上溜达着没少钓成。
沙鳗和他熟悉的河鳗外形大不相同。
海里的鳗鱼头部比较大,前端略呈锥状,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而河鳗外表看起来圆碌碌,似圆锥形,色泽比较乌黑。
很好分辨。
叶长安这边也钓到了沙鳗,都送给王忆,给这孙女婿补身子。
他今晚主要是找了个野外地方跟一些干部聊天,只是打着一个夜钓沙鳗的名头。
当然也可能是他真想给王忆补补身子了。
王忆这次来城里一趟,再回岛上便带上了一网兜的沙鳗。
他这么一忙活,谷雨就过去了。
过了谷雨,晚春便来了,海上雨季也跟着来了,后面连续几天都是阴雨日子。
就在细雨朦胧中,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海水暖和起来鱼也肥了起来。
等到雨势停歇,时间迅速进入五月。
五月的外岛,就开始炎热起来了。
暮春变初夏。
五月一日劳动节,生产队给社员们放了一天假。
王忆本来要陪同秋渭水去见叶长安,但叶长安去省里开会了,于是两人便待在了岛上。
待在岛上倒是也有事情要忙活。
挺着大肚子的秀芳等妇女教导秋渭水自己做鞋子。
她们现在做鞋子不是给自己做,是给孩子做。
虽然王忆说,以后队里不缺缺钱、不会买不起鞋子。
可外岛妇女认为给孩子特别是小孩花钱买鞋子是完全没必要的。
秀芳说:“孩子长得快,长个头也长脚,要是全靠买鞋,不等穿破就穿不下去了,还是咱自己给娃娃做鞋子更好。”
“实惠!”
还有新嫁进生产队的媳妇笑道:“不光实惠还舒服呢,现在城里的鞋子我看了,全是塑料的,塑料是化工产品,伤脚。”
“咱们自己做的鞋子是浆糊、老布和纸板子啥的,娃娃穿着舒服!”
王忆笑了起来:“然而娃娃们并不想舒服。”
他们才不愿意穿自家做的鞋子呢。
但秋渭水对自己做鞋还挺感兴趣,她回去拎着小椅子回来,跟着几个妇女学起了做鞋子。
自己做鞋挺费劲的,得先熬上一锅浆糊,去找出一些没法再补的破衣服撕成布块,再找些纸张,在大饭桌上糊夹纸,夹纸晒干后才能用来做鞋。
这个活一般是秋天和冬天干,虽然那时节天气比较冷,可一般没有雨雪,有太阳有风,能晒出好夹纸。
秋渭水现在晒夹纸来不及,好在秀芳去年冬天晒了好些夹纸:
她当时就跟王东方计划了要孩子,所以提前准备了很多夹纸等着今年没事干的时候就给孩子做鞋子。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有鞋样子,妇女们拿出鞋样子,按照穿鞋人的尺寸裁剪夹纸,剪出鞋帮和鞋底。
鞋帮要用粗布来处理,粗布耐磨,里面用白布、外面用青布进行包裹。
还要做鞋底。
做鞋底很麻烦,得在几层裁剪好经过包裹的夹纸上千针万线的纳鞋底……
王忆看了一阵看腻歪了,便摇摇头背着手离开了。
时至五月,海岛迎初夏。
初夏的阳光尤其灿烂,蔚蓝海水在阳光下涌动,隐隐约约的便带上了金黄色泽。
这样一来,湛蓝的海洋依稀变成了一个明艳的女子,在五月灿烂阳光照耀下,它变得顾盼生辉,晃得人睁不开眼。
海洋明艳,岛屿也不遑多让。
阳光热烈、气温渐升,天涯岛就跟亮哥的头顶一样,那是特别绿!
满山的绿树、满地的绿草,农田里庄稼是绿的,菜园里的蔬菜也是绿的,这时候海浪翻涌上来,好像也是绿的。
但最纯粹的颜色还是在天上。
苍穹瓦蓝如镜,云朵软蓬蓬的一尘不染。
王忆站在树荫里透过缝隙看白云迁徙,只感觉白云苍狗、时光悠悠,整个人自在无比……
王向红看见了他,眉头紧皱冲他招手。
王忆欢乐的说:“队长,天气暖和了,咱的凉菜生意又可以做了;建起的楼房也多了,总之这么好的节气里,你怎么还满脸苦相?”
王向红白了他一眼:“什么满脸苦相?我是遇到点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