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粉彩盘,色泽鲜艳一丁点的脱釉现象都没有,对于粉彩瓷来说绝对不正常。
试想一下,雍正到如今已经三百多年时间,就算这盘子一直在某处库房存放没有任何人去触碰,想不褪色也是个奇迹。
换句话说,粉彩是釉上彩,必然会褪色。
因为这与瓷器施釉的原理有关。
釉下彩比如青花瓷,色料是在已晾干的素坯上作画,然后罩上一层白色透明釉后再入窑烧制,因为它的颜色是在玻璃质般的釉面之下与空气隔绝所以会永不会褪色。
但是釉上彩不同,顾名思义,釉上彩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任何带颜色的瓷器,只要与空气接触百分百会随着时间自然褪色。
正常情况下,一件传世釉上彩瓷器的颜色往往是这里浓一点,那里淡一些,颜色绝不可能一模一样。
“连环局,妥妥一个古玩天仙局!先是抛画引瓷,然后让我假中找真,再来个真瓷假彩,老柳设的这个天仙局还真是精彩啊!”
沈愈自问没有看错的话,这个粉彩盘子当是用的‘真瓷假彩’的作伪手法。
瓷是真的,彩却是假的。
也就是说,瓷器本身是老物件,但上面的彩釉是后添上去的。
素瓷就是白盘子,这玩意不值钱。
哪怕康乾年间留下的白盘子也没几个人愿意花高价去买。
但素瓷的存在却是让一些作伪者看到了商机。
他们往往会将素瓷添补彩色,或绘花鸟鱼虫,或绘吉祥花卉,做成传世的釉上五彩或者粉彩。
一旦碰到造假技艺高超的,普通藏家真的很难分辨。
古玩圈子里被真瓷假彩蒙骗的不知有多少。
沈愈打小混迹于各大古玩市场,单单亲眼所见被真瓷假彩打眼的就得有上百次之多。
“哎,自己还是太年轻了些,要是祖父或者褚叔那种级别的高手,不需要看物件只需要盯着老柳的眼神表情就能知道他想的是什么。
“老柳这家伙面善心黑,给我设的这个古玩连环局真是一环扣一环。
“十三万啊,我要是买下这件盘子,按现在店里的流水来说,几个月都得异常难受,柳哥啊柳哥,你是真狠啊。”
沈愈现在已经将老柳的所有套路都捋清了。
妥妥一个环环相扣的古玩天仙局。
先是印章,然后是假画,真正的目的却是卖给自己这个粉彩盘子。
其中最狠的是让自己“假中找真”。
“假中找真”原本是藏友之间逗趣解闷的一个游戏。
就是将一件真古董丢进一堆赝品里让对方找。
找出来有彩头。
找不到也无伤大雅,可以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只是一旦被人放到精心设计的骗局中,那就成了一个古董必杀局。
越是鉴定经验丰富拥有一定鉴定基础的越容易被坑。
若只是对古董一知半解的,反倒是坑不了他们。
他都认不出来,你说你怎么坑他?
“假中找真”缺德的地方不是在于假,而是在于真。
因为找真的这个人,比如沈愈,他潜意识里已经认定老柳这堆赝品中必然有一件正古董。
而老柳摆的却全是赝品,一件真的都没有,又如何找真!
不管最后找到哪件所谓的古董都是吃亏上当。
这个小把戏缺德就缺德在这里。
一旦认为有真的,那就算彻底入局,跑都跑不了。
“呼……”沈愈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老柳这个天仙局时间拿捏的都非常缺德。
清晨正是旧货市场人流量最少之时,若是在上午或者下午人多的时候,老柳贸然说他摊子上有真东西让沈愈找,沈愈肯定会心生警惕。
因为这种所谓“一眼真”的雍正粉彩盘子在每天近五万客流量的旧货市场不可能没人提前发现。
不说别的,就市场内那些古玩铺面的店东或者掌柜只要有时间肯定会来地摊区转悠一圈,这些人眼力贼的很,不可能发现不了。
更别说还有很多外地眼力高深的老玩家常年在市场内淘宝。
更让沈愈惊叹的是,老柳找的什么鸡缸杯,抱月瓶,太白尊,梅瓶,笔洗等破烂,简直是妙到了极点。
就像周星星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桥段一样。
秋香独自一人看上去并不是很美,但是在一顿胭脂俗粉里瞬间就成了人间绝色。
所以,只要沈愈眼睛不瞎,肯定会在一堆破烂中找到这只所谓的官窑“雍正粉彩花卉盘”。
但凡老柳放一件清末光绪民窑的杯,盘,碟,碗之类的瓷器,沈愈很可能就不会再往下看了。
这就是老柳的高明之处。
一环扣一环,环环精彩。
让你自己一步步走进局中而不自知。
沈愈心头火起的同时,不由得对老柳赞道:“柳哥,您是高手!”
这句话,沈愈是高声说出来的,他就是想让老柳听到。
正在品茶的老柳还以为沈愈夸他呢,闻言连忙摆手:“什么高手?运气好罢了。
“既然小沈你找到了,柳哥我也不能言而无信,你要是手头紧的话咱们就先立一个字据,等你有钱了再给我也没问题。”
沈愈冷冷一笑,“字据就不用立了,君子不夺人所好,这件雍正官窑粉彩花卉盘还是柳哥你自己留着吧。”
“啊?”听到沈愈的话,老柳脸上笑容顿时僵住了。
他用略有些混浊的双目凝视沈愈好一阵,眼中有不解,有疑惑,更多是不可思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