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休沐的日子?”曹颙问道。
“看着不像,孙姑爷进李宅后一个时辰,孙家管家带着孙家三表少爷、四表少爷也跟着进了李宅。从李宅出来时,只剩下孙姑爷同管家,还有李家管家陪着出来,两位表少爷没出来。孙姑爷跟着李家管家去了顺天府,而后才往兵部衙门去了。”郑虎回道:“从顺天府衙门问出的消息,是变更通州一处庄子地契。三十顷地,多是良田。”
涉及到财物,曹颙心中就有底了。
看来是“夺子案”告一段落,只是不知李家如何说服了孙珏,让孙珏主动送子上门。
“孙家那边这两日有什么动静?”曹颙思量了一会儿,问道。
郑虎回道:“没有其他异常,就是昨晚孙姑爷与同僚去吃酒,夜深方归。”
“吃酒”,曹颙听到这两个字,挑了挑嘴角,想起当年李鼎旧事。
这其中,又发生什么?
孙珏并不是有心机之人,不会是叫人算计了吧?
“使人打听打听,孙珏去何处吃酒,同席的都是何人!”曹颙说道。
郑虎应了,曹颙道:“今儿天色不早,要不就留宿一晚,明儿正好送些瓜果回去。”
郑虎应下,去寻魏黑、任氏兄弟说话不提,曹颙坐在椅子上,算了算那三十顷地的价钱。若是井田,最少也得六、七两银子一亩,三十顷地,就是两万两了。
孙珏养了双胞胎五年多,得了两万两,也算是稳赚不赔。只是不晓得两家会想出什么说辞,来圆双胞胎的身份……
*
事情过了半日,李鼐还如在梦中。
实是想不到,小舅子这么容易松口,痛快地将两个孩子送过来。
孙珏清早来去的有些匆忙,连两家如何为这双生子身份想个妥善说辞都顾不得。
李鼐坐在饭桌前,看着两个眉清目秀的侄子,想起弟弟小时候的模样,原本对弟弟产生的那些嫉妒也烟消云散。
那双生子低着头,带着几分小心。他们实不明白,为何父亲将他们领到“姑父”家。
李鼐想着既然弟弟的骨肉回到李家,那当是要送回苏州,让祖母同父亲也跟着欢喜欢喜。只是眼下,他的缺还没有跑下来,暂时离不开京城。
看来,要同大管家钱仲璿商量商量,让他跑趟苏州,护送两个孩子回南边。
眼见着丫鬟已经上了菜,还不见李诚过来,李鼐微微皱眉,唤了个人道:“三少爷怎么还不来,使个人催催!”
话音未落,已经有小厮进来回话。
原来,李诚中午就出去了,说是去老舅爷家,晚饭后回。因李鼐睡午觉,所以才没有告之。大管家钱仲璿带着两个人,陪着去了。
李诚所说的“老舅爷”是韩氏夫人的兄弟韩老太爷,早年在京城为司官,如今上了年纪,致仕在家。韩老太爷没有儿子,也没有招女婿上门,只跟着老伴带着几个仆人过日子。
他对李鼐这个外甥向来亲厚,见了李诚这个孙辈更是爱得什么似的。
李鼐孝顺舅舅,也乐意儿子同长辈亲近,因此这几个月李诚经常过那边去请安。
李鼐听说儿子去了韩家,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嗔怪儿子。今儿是骨肉团圆的日子,当吃顿团圆饭。
双生子一大早被拉了起来,孙珏自己的早饭都顾不上,哪还会顾得上他们两个的?因此,兄弟两个大半天米水未进。
看着满桌子的菜肴,各种香味直往鼻子里冲,兄弟两个的肚子不禁“咕噜”、“咕噜”叫。
李鼐在旁听见,忙举起筷子,道:“你们三表……三哥出去了,不等他,咱们先吃。”
两个孩子满心都在吃上,也没心思去想“三表哥”怎么成了“三哥”……
*
李诚这边,到韩家陪着韩老太爷、韩老太太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告辞。
这将到饭时,老两口怎么能舍得他走,偏要留了他用晚饭。还是李诚说家中只有父亲在,怕父亲独自用饭孤寂,老两口才一边夸李诚孝顺,一边使人送他出来。
从韩家出来,李诚却没有直接回东直门,而是往什刹海这边来。
天上不知何时,飘来几朵浮云,遮住炎炎烈日,凭添几许阴凉。
李诚骑在马上,嘴角微翘,看来心情甚好。钱仲璿骑马跟在旁边,犹豫了一下,问道:“三少爷,真要瞒着大爷?”
李诚微微蹙眉,道:“父亲的性子,大管家又不是不晓得,怎么还如何相问?”
“孙家是大奶奶的娘家,要是因这个缘故,真同孙家有了嫌隙,大爷、大奶奶心里就要不自在。”身为下人,主子的事儿本不应插嘴,但是钱仲璿是李家老人,又是李煦的心腹,别说李诚,就是李鼐见了他,也要客气几分。
“不自在,总比受气强。并不有撕破脸,称不上得罪。再说,就算得罪,又如何?外祖父无法同祖父相提并论,大舅也比不上父亲,李家还惧了孙家不成?”李诚扬起下巴,带着几分傲然道。
钱仲璿听了,只是无语。
这三少爷说得振振有词,颇有以李家为荣的意思,却没想想孙家是他的母族。
小小年纪,就如此冷清淡薄,真是应了那句话,“青出于蓝胜于蓝”。就是老爷、大爷,也没有这番魄力。
钱仲璿心里,已经不敢再将眼前之人当成是寻常少年。老爷来信中,让他尊三少爷吩咐,也是看出这个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