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元,被称为大金国最后的名帅,“南渡后最称名将”。
郭仲元出身底层,效力金国朝廷,当在野狐岭之战后。
作为一个汉人,郭仲元虽然效力金朝,被赐姓完颜,且也曾与宋交战,但就其所作所为而言,仍不失为当世英雄!
郭仲元的“花帽军”有三万人,多来自河北,深服其能、作战勇敢。
然而,金宣宗忌惮郭仲元的影响力,将他调到蔡州担任镇南军节度使,离开了其势力根深蒂固的山东、淮北之地。
郭仲元却不愿继续与大宋作战,在镇南军节度使任上消极怠工,毫无作为。
郭仲元既是战略大师,又是战术名家。
虽屡遭猜忌,而不改本心。
强如木华黎、三木合拔都,亦是其手下败将。
郭默听到对方自报家门,自称“完颜仲元”,就一语道破了他的底细,并瞬间在自己的大脑里,将对方的生平事迹过了一遍。
可惜了,这是个对金国极其忠贞的帅才。
“你认识老夫?”
郭仲元见对方说出了自己的本名,而且看他打量自己的神情,分明是对自己极其熟悉之人,并不是仅仅闻名而已。
“哈哈,大名鼎鼎的‘花帽军’统帅,在下又怎么能不知道呢?”
郭默故意提及他的“花帽军”,意图勾起他对金廷的“愤恨”,可惜郭默还是失望了。
“那都是陈年旧事了,足下斩杀我麾下几十名军士,总得让老夫知道是何人所为吧?”
郭默对对方起了“爱才”之心,殊不知郭仲元看到郭默面对两千骑军,身陷重围依然面不改色、侃侃而谈,也生出招揽之心。
郭仲元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也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底层,因此对军中真正有能力的将士,格外的关注和栽培。
一生为金国培养、提拔了很多得力干将,没想到他这样的行为,反倒让金国统治者对他更加忌惮。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说法始终是相互的,汉人不信任异族,在异族眼里,汉人又何尝不也是异族?
“哈哈,还真巧了,老将军姓郭,在下也姓郭。真要算起来,说不定五百年前或许还是一家子的。不过现在嘛,您已经贵为‘完颜’家族之人了。”
郭默继续“嘲讽”道,就差直接骂对方“数典忘祖”了。
“在下姓郭,单名一个默字,见过郭老将军。”
郭默还是认真地报了自己的姓名,甚至在马上施了一礼,口中却始终称呼现在的完颜仲元为“郭老将军”。
“郭默?你是大宋‘敦武军’都统制、‘提点皇城司’,卸任的‘兵部侍郎’,武状元郭默?”
听到郭默自报家门,郭仲元也不禁有些惊奇,只想着对面的年轻人,可能是一个有才之人,没想到却是大宋最近两年来,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可以说,完全是因为郭默的出现,大宋才掀起了尚武之风,才出现了“敦武军”、“忠顺军”、“靖难军”这样的三支劲旅。
才让金国这百十年来,首次在大宋面前“兵败失土”,连丢邓、唐二州。
甚至在如今这种大局势下,金国不仅无法追究,还忍气吞声地免除了大宋的“岁赋”。
“郭左耳”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甚至在南阳一带,能够达到让“小儿止啼”的地步。
在大金国,但凡有些血性的军将,无不想在战场上遇到郭默,然后战而胜之,一雪金军的前耻。
好在郭仲元不是一般人,也早过了好勇斗狠的年龄,骨子里还是一个汉人。
听到对面的是郭默,除了略微的震惊,居然还有一丝莫名的欣赏。
“在老将军面前,郭默这点儿名声哪里敢拿出来炫耀?此次金国之行,郭某完全是为了办理一件私事,不想却惊动了郭老将军。”
“看在贵我两方,共同面对北方强敌的份上,还请老将军高抬贵手,少点儿厮杀为好。您身后这些儿郎,最好还是用到抵抗北方强敌的战场上。”
郭默口口声声在示弱,却又在不断提醒郭仲元,金国当前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蒙古,而不是大宋。
如果郭仲元依旧一意孤行,那么也只不过是他麾下的金兵,多死伤一些而已。
看着郭默云淡风轻的样子,郭仲元毫不怀疑对方在虚张声势,思索了片刻道。
“既然郭都统是为了私事而来,那本将就不再阻拦,也希望郭都统收敛一下,不要再起争端,早日回到自己该待的地方,告辞了。”
郭仲元说完,竟然真的拨转马头,毫不留恋地顺着来路又回去了。
身后的两千军士,见到主将离开,也纷纷策马,相随而去。
“多谢郭老将军成全,大宋的大门,始终为您敞开着——”
见到郭仲元真的率军离开,郭默气运丹田,结结实实地喊了一嗓子。
一下子传出多远去,即便已经跑出一里地去的郭仲元,也听得清清楚楚。
“你——”
他调转马头,依稀看到郭默还在向自己离去的方向,挥手致意。
郭仲元的心就是一沉,没想到就这样被这小子摆了一道?
自己的麾下,有金廷派过来监视自己的人,这一点儿他是毫不怀疑的。
想必对面的郭默也清楚这一点,才在自己已经放过他的情况下,又加了这么一句。
妥妥地杀人诛心啊!
郭仲元甚至觉得,周围已经有几双异样的目光在盯着自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