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雅大胆的言论, 在南华寺掀起一轮风波。她并不在乎会有多少人相信自己的话, 因为她心知肚明在她露出圆整的脑袋与那一身僧衣草履时所能带来的震撼,即便她的话漏洞百出, 在场所有人也会站在她这边。
这是秦舒教给她的——人们天生对弱者怀抱同情,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同情。
秦雅用后半生幸福为代价,是解脱, 也是最后的报复。
事实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秦舒的未来将会被种种流言淹没,一如上辈子的她。只是秦婠仍猜不出秦雅昨晚扔出的匕首用意何在,是想将她也拉下浑水, 逼她和秦舒决裂?亦或是对她报复的恶作剧?她不知道, 也不打算知道。
秦雅和秦舒这一世的结局已然改变, 从她重生起,好像所有与她有关的人的轨迹都变改写, 是好是坏, 秦婠亦无从分辨。
————
寺里的放生池养着各色锦鲤,人一靠近就纷纷浮到水面求食。秦婠并没回禅房, 而是布施了几两银子换来一袋鱼食,站在池畔投喂。
池面很平静, 锦鲤颜色鲜亮,看着平和美丽,只是池水浑浊, 不见底下勾当, 池中放生不乏天敌, 这表面的和乐不过安慰人心的假相,底下的阿鼻地狱才是被掩盖的真实。
谁知道呢?
秦婠拆开鱼食袋,要投喂时才发现自己双手都缠着布帛,很难从里头拈食。笨拙试了几番,她有些挫败,想把手上缠的布帛拆掉。
“你在干嘛?”何寄及时出现制止了她鲁莽的动作。
秦婠转头,瞧见他从池畔曲折的引桥上走来,背后是高耸的佛塔,一群鸽子掠过天际,在塔尖处兜个圈子又渐渐飞走,何寄的身上便有稍纵即逝的阴影,他变得不那么像她记忆里的少年,也许是成长,也许是改变,也许,是另一个人。
听说,昨晚他杀了好些人。可在她面前,他没一丝戾色。
“如你所见。”秦婠拎了拎鱼食袋子,“你不是在莲台听经?”
离开莲台时,她看到何寄站在树下,目光惊愕地看着秦雅,眼中风雨雷电像惊蛰那日的暴雨,他被秦雅的举动震惊了,久久不能平复,连她离开他也没留意。
也对,秦雅的爱恨太强烈,像簇火焰,以自己为薪。
“已经结束了。”何寄道。
“秦雅呢?”秦婠问他。
“去南华庵了。她昨日失踪,就是在南华庵削的发。秦家人乱成一团,三四人都没能抓住秦雅,你那大伯母哭到昏阙,秦舒避进禅院了。”何寄说起这些面无表情。
秦婠想起秦雅戴的雪帽——削发之心早有预谋,她肯定不会再回秦家。
“你身上的伤呢?”何寄盯着她额头与脸颊上擦伤的血痕,她声音有些沙,可能是喉咙被掐时留的伤还没全好。
她并不在乎这些,只觉得手包成这样太不方便:“大夫说都是皮肉伤,养一养就好了。倒是你,昨夜剿匪可曾受伤?听说你杀了好些人……”
他已换过衣裳,身上没有血腥气,她想象不出他杀人时的模样。
“嗯。”何寄走过去一些,让自己的影子把她完完全全罩住,“你怕吗?”
秦婠将整袋鱼食都投入池中,引来一群锦鲤前扑后继地夺食,她回头认真答他的问题。
“只要你是何寄,我就不会怕你。”
何寄失语。
“知道卓大人住在哪里吗?昨晚之事,我想过去谢谢他。”若没有卓北安,这会她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
“卓大人昨夜未眠,今晨病倒,正在禅院休养。”何寄道。
“病倒?”秦婠的心揪紧。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他。”何寄不多废话,转身便离。
————
去看卓北安的路上,秦婠才知道昨夜他将自己那间禅房让给了她,而他则搬去另一处简陋的禅房住。秦婠心中内疚,不由加快了脚步。
卓北安现住的这个禅院很小,院子有些荒芜,胜在幽静,不过此时院里却有两个小厮进进出出。何寄带着秦婠迈进院门时,正听到屋里传出卓北安沉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属于他的任性。屋子不大隔音,他的话清晰入耳。
“我说过不想见客,谁让你们放他们进来的?”他一边咳嗽一边说话,气息紊乱,口吻语气都不是面对外人时的沉静平和。
“夫人勿怪,适才是有其他人来看望过我们大人,他不是在说您。”廊下的小厮看到她忙上前来歉然道,“我们大人病时素来不喜有人探望,还望夫人见谅。”
秦婠看了眼禅房,没有勉强,只压低声音问小厮:“卓大人的病可要紧?”
“回夫人话,山间潮冷,卓大人昨夜又在外奔忙一宿,引发宿疾,今晨起有些发热,已请寺内医僧瞧过,并无大碍,夫人无需挂心,请先回吧。”小厮生怕秦婠和何寄的到来又引卓北安动怒,故而想劝他二人早些离开。
病中的卓北安,脾气可不太好。
秦婠明了,与何寄对望一眼,正要告辞,不妨禅房的门被人打开,里头急匆匆出来个书童,手里抱着一撂东西,往外跑去,却在下台阶时绊了一跤,手里的东西散了满地。
“唉,你手脚怎么这么笨!”与秦婠说话那小厮忙上前扶他。
秦婠也俯身拾地上散落的东西——是些文墨用品,还有一撂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