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
这片土地,在长达上百年的战争之中不断易手。
韩国、魏国、秦国、赵国,都曾经控制过这里。
如今,长平属于赵国。
廉颇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将长平经营成铁板一块。
密密麻麻的堡垒、城寨,遍布在十几座城池之间。
无论秦军想从哪条路线进攻,都要冲破无数层封锁。
在防守这件事上,廉颇的能力,在整个战国年间都是数一数二的。
其实,若是指挥少量的兵力,廉颇的防守能力并不算特别出色,甚至未必比得上田单。
但,田单最多只能指挥十万大军,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出现内耗的情况,反而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而廉颇指挥的上限却高达五十万。
这也是为什么,赵王派廉颇来坐镇长平,而不是出动赵奢。
——因为秦霄的加入,长平之战爆发的时间比历史上早了十几年,此时,赵奢还没有去世。
在白起被挖角的情况下,秦国大军面对廉颇这只刺猬,可以说毫无办法。
硬攻,损失远远超过对方。
其实单看伤亡数字,秦军的伤亡比赵军大不了多少。
以两国国力的差距来说,秦国反而还应该占据优势才对。
但若是再看一下双方核心兵种的伤亡,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了。
打到现在,赵国“胡服骑射”改革而来的核心骑兵几乎没有任何损失,而秦国的核心兵种【秦之锐士】却只剩下了五万。
秦国损失了大量的核心部队,而赵国的伤亡,却多是二线部队乃至凑数的杂牌部队。
几次战斗下来,双方的战斗力早已拉开了差距。
只要战争继续下去,秦国的兵力只会越来越衰弱,而赵国则能够渐渐拉开和秦国的差距。
再加上“第三方”秦霄早已声明不会参与秦、赵之战,赵国觉得,若是继续消耗下去,等到秦国足够弱的时候,吞并秦国,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廉颇觉得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太过不靠谱,但赵王坚持,廉颇只能奉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秦霄毫无征兆地率军出现在长平战场上。
准确地说,不止一路大军出击。
这六年时间里,秦霄已经完成了军队的淘汰、替换。
攻击一百二十万大军,除了骑兵、【岳家军】中的部分兵种,以及吕蒙手下的水军之外,其余超过八十万大军,都替换成了七阶超凡兵种。
十万【背嵬军】、五十万【秦之锐士】,外加二十万【魏武卒】。
——后者来自于魏国。
单论正面战斗力,【魏武卒】要略弱于【秦之锐士】,但也是七阶超凡兵种。
而且【魏武卒】是远程、贴身近战、中距离长柄武器三合一的兵种,使用手弩、短剑、长戟三种武器。
虽然只有一种兵种,但适用性更广泛,用来丰富战术非常的好用,而且练兵成本略低于【秦之锐士】,秦霄也尝试着训练了一些。
总计一百二十万大军,其中包含八十万七阶超凡军队。
除原本的六名主将之外,徐晃、关羽,还有刚刚归降不久的乐毅、田单,都成为了一军之主。
当然,这样调整之后,每人手中的兵力数量也有所下降。
但论质量,十万七阶超凡兵种,肯定要比二十万六阶精锐要强很多。
和秦昭襄王嬴稷达成约定之后,秦霄没有任何保留,直接倾巢而出。
这已经是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场大战,不需要做任何保留了。
秦霄兵分三路。
主力一路向西,抵达长平附近与秦军汇合。
张辽、张郃各自带兵十万,从灵丘方向进兵HD。
乐毅、田单同样各自领兵十万,从燕国旧地武阳出兵,奇袭赵国的大后方。
后两路大军主要是为了牵制赵国的注意力,减少正面战场的压力。
但若是赵国不管不顾,无论哪一路,都有独立攻破HD的能力。
以廉颇的能力,再加上长平主战场上密密麻麻的防御据点,若是赵国五十万重兵囤积于此,秦霄想要正面攻破,自身的损失也不会太低,必须要逼迫赵军回援HD,降低长平战场的压力。
这一招果然奏效。
赵国国内并非彻底的空虚,依旧还有十几万大军。
但这点兵力,赵王完全没有任何的安全感可言。
敌人可是四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十几万大军,怎么挡?
赵王当即命令廉颇分兵回援。
但,正面战场上,秦国二十五万大军、秦霄又带兵八十余万,赵国的兵力本来就不足,还分兵?
廉颇非常的头痛。
不分兵,后方要出大问题。
分兵,正面战场的压力又太大。
但他并没有纠结太久。
无论怎么说,HD终归是最重要的。
廉颇当即命副将带兵十五万回援,留下三十五万抵抗正面的敌军。
三十五万,这是廉颇计算当中,可以勉强拖住敌人的最低兵力,而且也仅仅只是勉强拖住。
若是HD那边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敌人,支援前线的话,长平的局势必然会毁于一旦。
不过,廉颇虽然担忧,但还是稍微有一些底气的。
后方的赵奢也是一代名将。
敌人又是分兵,若是赵奢能够抓住这个时间差,先击溃一路敌军,再重整旗鼓,对付第二路敌人,并非没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成功。
最大的问题是,自己这边必须要拖得住。
以三十五万兵力,拖住敌人百万大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