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初,魔都开始大规模降温。
陈亚之每天蜷缩在自己的出租屋内,将空调开到最高。
他把楼下一排餐厅的联系方式都要了过来,每天吃饭全凭电话叫外卖解决。
也就这个时候,他会怀念前世时外卖的便利。
就这么躺了半个月,辅导员突然给他电话,问他究竟还打不打算要毕业证了。
陈亚之想了想,觉得这个毕业证不需要了。
辅导员也是愣了愣,原本就是打算给他个警告的,没想到他真的不要毕业证了。
陈亚之随后冒着严寒,前往学校办理退学手续。
到了那里,看到学校里来来往往的学生。他们脸上都洋溢着青春朝气,突然觉得,自己就这么离开校园,未免太草率了。
如果直接退学,总觉得人生少了点什么。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总会囤积很多东西。一段早该忘掉的恋情,一些早该丢掉的物件,还有也许只会用到一两次的烤箱和跑步机。
可是往往也是自己,突然就丢掉这些东西。丢弃时,又神奇的发现,自己居然一点都不心疼。
陈亚之找到辅导员,道:“导员,我还是先办理个休学吧。”
辅导员问道:“你不是说要退学的吗?”
陈亚之道:“想了想,以后万一觉得学习好,我还是会回来的。”
辅导员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给他办理了休学手续。
...
从学校出来的时候,陈亚之听到路上有人开始聊天,说是外地那边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
陈亚之回到住处,打开电视,发现里面都是报道新闻。他无力改变,只能叮嘱冯孟荣等人,最近别往外地那边跑。
周玲玲给他打电话,兴奋道:“陈总,你真的是大仙吗?真的被你说中了啊。”
陈亚之有点无语道:“被我说中了,你很开心吗?看不出来,你心里这么阴暗呢。”
周玲玲连忙否认道:“不不不,只是没想到真的被你说中了,大家都讨论了很久,我说你是大仙,大家还都不信。”
陈亚之道:“行了,你也是双一流毕业的高材生,怎么也会说这种胡话。”
周玲玲兴奋道:“咱们投的那些医疗股都翻了一番。”
陈亚之道:“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到了十二月中的时候,新闻里开始报道。安抚大家,多通风勤洗手。
陈亚之无奈的叹了口气。
不过,这些并没有能够减缓生产厂的建设。冯孟荣跟江都机械那边也谈妥了模具设备。
江都机械头一次遇到这么大的订单,因而也给予了一个极大的优惠,并且许诺会免费安装和调试。
并且一年内的所有保养费用全部由江都机械承担。
冯孟荣将这个优惠条件兴奋地告诉陈亚之,陈亚之反而淡淡的一笑,一切都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过了元旦,天气越来越冷。
股市一片惨绿。而在惨绿的大盘上,间或参杂着些红色的股票,那些都是医疗股。
泽云资本内部,此刻一片欢腾。对于陈亚之押中医疗股,他们内心欢喜大于疑惑。
毕竟,医疗股的逆势大涨,也使得他们的分红跟着上涨。
这样持续到一月底,人们准备过年。
生产厂的工期比较紧张,工人们大都直到大年二十五才逐渐停工。以往,这些工人在腊月中旬就会停工。
忙碌了一年,他们要赶紧回家准备年货。为了这一年的辛苦,他们也要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因此上,这个时候的超市也会特别忙碌。一些小地方的超市也指望着这一段时间,能够有一个大的业绩提升。
陈亚之为了感谢工人,要求肖敏荣提前跟工人们将工资结清。
肖敏荣说这不符合规矩,哪有工程没结束,就提前结账的。
陈亚之知道他说的不过是一个托词。如果这笔钱不提前结清,那么他手中就多了一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
这笔钱可以让他在来年再启动新的项目。在新的项目里,如果由他垫资的话,也能够更容易的拿到项目。
就算没有项目,放在银行里,也能生出不少利息。
陈亚之却强烈要求先将一年的工资跟工人结清。
他这么做倒不是有多伟大,毕竟他一个人跟时代相比,还是太过渺小,他也没想着抗衡。
主要还是觉得如果不这么做,会打消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自己如果能够跟他们提前结清工资,那么来年,工人心存感激,说不定会更卖力干活。
生产厂的工期能够提前一天是一天。这对于目前紧张的态势,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肖敏荣却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告诉他这么做,明年就会有工人直接不来了,到时候缺少人手,工期只会延误得更久。
他对部分工人还是很了解的,只要兜里有钱。宁愿喝酒,也不会提前一天上班。
陈亚之最后跟肖敏荣约定,先把工人半年的工资结清,由自己公司出这笔资金。
肖敏荣这才勉勉强强地答应,还是觉得这么做了,以后就很难再控制这些工人。
发工资的那一天,陈亚之订购了一车苹果。每个工人来领工资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坐着,给他们每人一箱苹果,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
工人们虽说欢天喜地,对陈亚之却没有什么感激之情,反而对肖敏荣都感恩戴德,搞得陈亚之也是郁闷不已。
不过这么做也不是白费,工人大都答应来年正月初六就来开工。
陈亚之也算松了口气,这个年关最重要的事情,总算落实了。
大年三十,陈亚之跟夏怦怦见了个面,给她买了一件羽绒服,夏怦怦难得见到他一次,跟他腻到晚上七点才分开。
过完年,陈亚之跟着老爸老妈去走了一趟亲戚。
正月初六时,工厂正式开工。
陈亚之依照老家的风俗,正月里开工,要给工人们发红包。
没想到,工人却比年前多了一百多人。打听之后,才知道。
因为外地一些严峻的形势,很多原定前往外地的工人,都只能另谋出路。
刚好肖敏荣这边招工,因而就都赶了过来。
陈亚之对此倒是很开心,毕竟工人增多,工期也会相应缩短,届时,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用力调试设备。
喜欢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请大家收藏:(www.24vipshu.net)重生之新能源造车大亨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